
一對 IT 人(i人),在職場打滾多年,看透人生的循環軌跡,開始思考:除了日復一日的工作,我們能不能為自己的未來提前鋪墊一些什麼?
我們不是富二代,也沒有什麼背景;生活裡的煩惱和不易,一樣不少。遇到問題,只能靠自己解決。
我們也不是什麼新媒體菁英,沒有媒體科班出身,更沒有任何資源。一切,都是從零開始。
2023 年,我們半猶豫、半嘗試地開啟了「要不要做自己的帳號」這件事。
就在買好機票、訂好住宿,準備出發去關西拍第一支影片前兩週,
唯一的收入來源突然中斷,讓整個計畫瞬間崩盤。
那是我們的低谷,但也是被現實打醒的時刻——
意外永遠不會等你準備好了才來。
猶豫再三,我們還是決定出發。
節儉、緊繃,但終於完成了那趟一週的關西之行。
2024 年 1 月 1 日,我們上傳了第一支「大阪五天四夜攻略」影片,
它在小紅書上意外有了一點小水花。
我們慶幸當時沒有放棄,因為那一點迴響,
成了我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與信心。
我們是普通人。
平時跟大家一樣,有正職、要上班、要生活。
同時,也要在有限的時間裡規劃取材、拍攝、剪輯、發佈。
從企劃、拍攝、後製、經營,全都自己來。
沒有團隊,只有兩個人。
從不懂到會,一路摸索、學習、修正,還在持續前進。
我們希望分享的內容以「真實體驗」為核心。
所有影片與文章,都是基於我們實際踩點、親自拍攝、親自體驗後的整理與分享。
1. Vlog(日本旅遊實拍)
以每次實際出行的過程為主,記錄並分享最真實的旅程體驗。
從出發、交通、住宿、美食到行程中的小插曲,我們希望讓觀眾彷彿與我們一起旅行。
2. 攻略(日本旅遊攻略)
聚焦特定主題或維度,進行深入研究與資料整理後再輸出。
例如:
・京都嵐山怎麼玩?
・交通票券怎麼挑選最划算?
・熱門景點的交通路線怎麼搭最順?這些內容偏向「實用型整理」與「系統化研究」,希望讓觀眾能更輕鬆地規劃行程。
除了主線內容,我們也不定期推出:
像日本的許多地方
大阪、京都、奈良、宇治、東京、名古屋、
新宿、北海道、九州、沖繩……
雖然很多早已去過,但若要認真製作影片,我們仍會再親自回訪,
因為那是對觀眾、也是對內容負責任的態度。
我們知道「日更」在演算法上可能更有利,
但以目前的工作與時間,週更 對我們已經是挑戰。
我們不會花裡胡哨、不搞虛假行銷、不譁眾取寵。
也不為了利益去做自己不認同的事。
我們知道「眾口難調」,
也不打算讓每個人都滿意。
我們只想誠實分享——
我們看到的、體驗到的、以及一路整理出的實用資訊。
如果這些內容能幫助到需要的人,我們會很開心。
若能得到一個「謝謝」,那就是最好的回饋。
我們也明白——不可能永遠只靠熱情。
說完全不想從內容創作中獲得收入,是騙人的。
但我們的目標不大:
只希望投入與支出之間,能達到損益平衡。
創作的初衷不是為了賺快錢,而是希望這份熱愛能持續下去。
所以會有這樣一句話:
「我們不想一直靠愛發電,也想讓電費自己付得起。」 ⚡
如果你認同我們的理念,
或是我們的內容曾經幫助過你——
我們真心感謝,也歡迎你的關注與支持。
但若理念不合、或單純看我們不順眼,
那也沒關係,
請你默默離開,不必互相消耗。
主要產力:仙客 > 阿不
玉子燒:負責監督我們每餐吃什麼,醒著或睡著都關注著我們的食材有沒有他感興趣的。
蒲燒鰻:負責監督我們作息時間,他醒著的時候我們不能睡,他睡著的時候我們還醒著。




黑貓

Youtube、小紅書、BiliBili 全網同名